小时候听老师讲白求恩救死扶伤的故事,听妈妈讲华佗刮骨疗伤的传奇,在我心中埋下了信仰的种子。带着这颗种子,我义无反顾地追随先贤的步伐,开始了八年漫长而又短暂的学习生涯,勤学如春起之苗,不见其增,日有所长,看,信仰的种子它发芽了。
信仰不是梦,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。毕业后我如愿的触摸到我的信仰,发现与想象之中很不同,随处可见的呻吟、随时可见的挣扎与放弃,复杂的医患关系,还有时时刻刻准备着与死神决战的我们, 365天无休,24小时的待命,让我作为女儿无法常伴父母左右,作为妻子无法与爱人团聚,更让我作为母亲无法参与孩子的成长。我疲惫、迷茫、困惑,但是那颗小小的嫩芽依旧在倔强的生长着。
疫情三年,我亲眼目睹了领导干部亲历亲为、身体力行,四医人全体出战,坚持科学防治,精准施策,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“守门员”的重要作用。在新冠患者救治、高速路口值守、入户核酸采集等重要防疫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。共同努力携手度过了疫情最黑暗、恐慌的日子。2022年底,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,感染及重症患者激增,人力资源不足,繁重的医疗工作,让医务人员也相继感染,疫情的阴霾压抑着所有人。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,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耳熟能详的誓言。 在这最艰难的时刻,我积极响应号召,进入重症医学科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,在这期间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负重前行,不抛弃、不放弃每一位患者,有条件要干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,作为外科人的我努力学习诊疗指南,让内科病人在我们外科病房里也能得到最好的治疗。而身为呼吸科专家的黄毅博士每日穿梭在各个病区亲临指导诊疗,攻坚克难与死神赛跑,让生命垂危的患者再获新生。可他们也同样在发烧、咳嗽、全身疼痛呀。在亲身经历了这一桩桩一件件让人泪流满面的动人事迹后,我的信仰它开花了。 冰心老人说,爱在左,同情在右,走在生命的两旁,随时撒种,随时开花,将这一径点缀的香花弥漫,使穿仗拂叶的行人,踏着荆棘,有泪可落,却不悲凉。老人的诗境,正是对医疗事业的最好解说,而我们医疗工作者也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最标准的诠释。作为人民的卫士,我们的力量,将一直守护着生命安全的防线。